首页
中心介绍
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课程体系
视频资源
教学成果
联系我们
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
中心面向生命学院、少年班学院、化学院、物理学院和地空学院等5个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7门基础生物学实验课程、10门综合生物学实验课程和4种类型的创新型研究课程,实验教学总人学时数达80000人时。中心以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科学未知领域的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坚持“经典的验证性实验教学与前沿的创新性实验设计有机结合”及“教学与科研及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理念,构建了包括基础实验课程、综合实验课程和创新研究型实验课程的阶梯式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实验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覆盖面广,实验开出率高,基础实验课程实现100%的覆盖率,综合实验覆盖率约为70%,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兴趣浓厚,对实验教学评价总体优良。创新实验课程的覆盖率约有50%,结合大学生研究计划和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实现了对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的全覆盖。在已经修完基础实验课程和综合实验课程的本科生中大力推进创新研究型课程,使每届学生中有50%左右的优秀学生选修,自主选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写课题申请、答辩、在实验教学中心完成课题研究并最终结题,完成一个现代生物学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以我校在国际上取得了优异成绩的国际遗传工程机器竞赛(iGEM)为例,iGEM队伍的组织是以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为主,同时吸收全校非生物学专业学生参加,包括少年班学院、数学院、计算机学院、化学院等,组成实验队(湿队)和软件队(干队)两支队伍,从队员招募、阅读文献、确定选题,到设计方案、实验完成、准备答辩等过程,都是都是依托虚拟仿真实验管理和共享系统,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指导老师只负责协助组队和培训指导,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对全校学生的开发共享。
以生命科学学院为依托,已经举办了多次暑期学校、安徽省高校教师实验教学培训班、中学生夏令营等活动,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利用自己的专长,尽己所能服务于社会,发挥了积极示范和辐射作用。
(1)在2010年举办了“生物大分子模拟暑期学校”,2011年举办了“生物大分子核磁共振暑期学校”,2012年举办了“第五届郭可信电子显微学和晶体学暑期学校”,邀请了多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讲课,不仅吸引了中国大陆众多知名院校和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所等)的青年教师和学生,还有来自港台、新加坡、美欧及中东的海外青年学者踊跃参加。
(2)在2009年5月和6月,我们分别免费为安徽高校和示范高中的生物学教师举办了数字网络显微互动教学培训班,共有来自安徽省8所高校和8所省示范高中的20位教师参加了培训。2011年7月,与安徽省生物化学协会联合举办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培训班,共有来自安徽省6所高校的18名教师参加培训;2012年7月,与安徽省细胞生物学协会联合举办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高校教师暑期培训班,来自安徽省9所高校的18名教师参加培训。2014年7月与安徽省细胞生物学协会联合举办第二届“全国高校细胞生物学前沿技术及基础实验示范骨干教师研修班”,共有来自全国31所高校的70多位教师参加培训。
(3)为了落实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的《关于举办科技活动周》的通知精神,自2008年以来,实验教学中心参加学校每年5月举办的科普周开放活动,共接待省内外中小学师生及广大市民约25000余人。2012,2013和2015年,接待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近300多名来自省内外各重点中学的优秀高中生。